一位九旬打城戏艺人的坚守
作者: 姜克红  日期:2010-01-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一位九旬打城戏艺人的坚守
一位九旬打城戏艺人的坚守
作者: 暂无 日期:2010-01-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一位九旬打城戏艺人的坚守
戏曲舞台的记忆文明历史的再现—一“福建戏曲大观”巡礼
作者: 唐莉  日期:2010-01-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戏曲文化 地方戏曲 戏曲舞台 福建 高科技手段 专题陈列 表现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戏曲艺术 传统文化 
描述:相关资料的展示,并融入戏曲艺术的舞台、服饰、道具、乐器、脸谱等基本要素,突出表现浓郁的地方色彩及深厚的文化内涵,精心营造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观念完美结合的艺术氛围,并通过运用高科技手段,把动态的戏曲表演程式与静态的橱柜陈列有机结合,相映成辉、相得益彰。 独具特色的福建戏曲 福建素有“戏曲大省”之美称,戏曲剧种繁多,剧目丰富,表演艺术独特精湛,而且深深植根于民间,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诸如莆仙戏、梨园戏、闽剧、高甲戏、芗剧(歌仔戏)等一些主要剧种,至今依然焕发着生机和活力,不仅活跃在全省各地的舞台上,而且走出国门,远扬海外。至2006年,这些主要剧种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这些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戏曲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和传承载体,具有特殊的地位,迫切需要保护下来、传承下去。为了展示、保护、传承和研究独具特色的福建地方戏曲,丰富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增强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由福建博物院组织院内外文物界、戏曲界相关专家及学者历经两年多的调研和文献资料收集、戏曲文物征集,并对陈列大纲进行反复论证、多次修改调整, “福建戏曲大观”终于在2002年10月以其独特的构思设计、精美的陈列布置、浓郁的地方特色、丰厚的文化底蕴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是专家、学者及策展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文物界与戏曲界密切合作的产物,并于2005年在众多的参评陈列展览中脱颖而出,被评为第六届( 2003~2004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福建戏曲大观”作为福建博物院新馆落成后的一个基本陈列长期对外展出,为传播和弘扬先进文化提供了宣传的载体,为保护和传承福建地方戏曲营造了展示的平台,有力地推动了海西文化的构建,促进了福建戏曲艺术的学术研究和对外交流。 创意新颖的展陈理念 “福建戏曲大观”把地方戏曲作为专题陈列在全国综合性博物馆中尚属首次,其意义非同一般。它不仅要与其他专题陈列一样传播知识、传承文明、启迪智慧,而且还要与众不同地突出戏曲文化的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为此需要创新展陈理念,丰富展陈手段,把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有机统一起来。对一个专题陈列来说,展示的空间再大也是有限的,而跨越千余年时空的福建地方戏曲的深厚历史积淀却是无限的。福建地方戏曲内容丰富多彩,仅各具特色的剧种就有30余个,不同题材的剧目更是多达10000多出。欲在有限的陈列展示空间中涵盖如此丰富的内容,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这就需要对陈列内容所蕴涵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认真进行梳理,对展示的物品精心进行选择。陈列的主题内容确定后,如何以文物陈列的形式,精确地向观众展示地方戏曲艺术的历史风貌、发展现状以及文化内涵,是一道新的课题,需要以创新的理念和独特的视角在构思、设计、制作等方面探索新的展示艺术和表现手法,力求有所突破、有所超越。“福建戏曲大观”除了运用一般陈列中以历史文物为主体,配以绘画、雕塑、模型等艺术手法外,还精心营造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融为一体的艺术氛围。静态与动态完美结合的展示效果使展示物品的形象更加立体,更加丰满,生动而逼真地把福建戏曲文化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渐入角色,从视觉感官到心灵深处去感受戏曲文化的无穷魅力。 特点鲜明的专题陈列 “福建戏曲大观”作为以展现戏曲文化为主题的专题陈列,无论是主题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有自身的独到之处。“福建戏曲大观”将陈列的内容浓缩为“艺苑奇葩”、“剧苑百花”、“木偶艺术”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艺苑奇葩”,重点介绍福建地方戏曲起源、形成和发展的概况。展示的重点文物有:青铜时代福建闽侯黄土仑文化的代表“印纹硬陶鼓形器”,唐宋时期飞天乐伎纹样画像砖,寿山石雕舞俑,具有远古先民歌舞遗风、至今仍在福建流传的滩舞面具,具有重要戏曲历史研究价值的古剧本以及表现古代戏曲故事的金漆木雕等,这些经过精选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文物,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福建地方戏曲漫长的发展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第二部分“剧苑百花”,以福建众多地方戏曲剧种的主要特征及其千姿百态的风貌和各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引起观众的喜爱和兴趣。首先在显著的位置介绍了对福建一些古老剧种的音乐声腔产生重要影响的南音,突现其在福建戏曲音乐中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在展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南戏剧种——有戏曲“活化石”之称的莆仙戏和梨园戏时,着力突出剧种的南戏遗风及其古老的独一无二的表演程式。对于福建第一大剧种闽剧的介绍则以演出海报和演出服装及众多各具特色的乐器,展现了闽剧发展进程中的兼容并蓄和不断创新。展橱中一幅毛主席接见闽剧大师郑奕奏的黑白照片格外引入注目,充分表现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福建戏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在展示至今仍拥有广泛观众的高甲戏时,最具代表性的丑角表演堪称一绝,其诙谐风趣、丑中见美的艺术特色令人过目难忘。而在介绍我国360多个戏曲剧种中唯一源于大陆,诞生于台湾,折射出闽台两地乡音、乡情的歌仔戏(芗剧)时,采用大量的历史图片反映闽台两岸歌仔戏(芗剧)交流的情景,充分表明闽台两岸“史缘久、地缘近、人缘亲、文缘同、语缘通”的历史事实。闽西汉剧、北路戏、梅林戏、打城戏、四平戏等是相对较小的剧种,但也都是福建戏曲大家庭中的一员,同样需要在有限的展示空间里突出它们最鲜明的乡土特征和艺术特色。 第三部分“木偶艺术”,作为福建戏曲重要组成部分的木偶戏,诸如提线木偶、布袋木偶、铁枝木偶、幔帐木偶等种类,都以其精湛的表演技艺和高超的制作水平享誉海内外。这部分重点通过实物陈列展示福建两位木偶头制作大师江加走和徐竹初的艺术生涯及其各具特色的作品,把观众带进色彩斑斓、妙趣横生的木偶世界。为了丰富展示内容,还绘制了《福建戏曲剧种分布图》、《福建戏曲赴潜、澳、台及国外演出图表》、《福建重点古戏台分布图》、《福建戏曲剧种分布地区及现存情况表》等相关图表,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福建戏曲剧种的分布、生存以及演出的现状。 为了充分展示丰富而独特的主题内容,需要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包括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手一段。在场景的布置和制作等方面,注重选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用时尚元素表现古老的传统文化,并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为了强化文物展品的展示效果,独具创意地设计了具有福建民居特点的壁龛式展橱、展桓,使文物展品的展示更贴近生活,也更具有地方色彩。同时在陈列展示中融入戏曲作为综合性艺术的舞台、表演、唱腔、脸谱、布景、服饰、道具、乐器等基本要素,如把戏曲舞台上的幕布演变成为一种特定的艺术符号,在展厅内频频出现。这些幕布与陈列展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对装点整体的戏曲艺术氛围发挥了特殊的作用,特别是序厅的意念幕布自如运用、直切主题,让观众一走进展厅就犹如登上拉开帷幕的戏曲舞台,亲身去感受台前幕后演绎的精彩故事。展厅内造型多变、神态各异的脸谱形象,突现出戏曲艺术虚拟写意的丰富想象力。而独具匠心的是在展厅中央划出了近一百平方米的场地,仿建了一个古戏台,台下摆放着若干仿古桌椅。古戏台是以福建最具代表性的古田临水宫古戏台为摹本按比例缩小而制成,它不仅是一件陈列品,还是一个精美的小舞台,与台下的仿古桌椅连成一片,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戏曲文化环境。在现代的陈列展示中,几乎都用上了声、光、电高科技手段, “福建戏曲大观”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如果不分场合,不讲分寸,远离了陈列展示内容的主题而滥用、乱用,效果必然适得其反。“福建戏曲大观”注重合理运用高科技手段,准确把握一个“度”字,为渲染弘扬戏曲文化的主题发挥了其闪现亮点的特殊作用,增强了其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再则戏曲表演又是动态的艺术形式,完全可以借助高科技手段,使它“动”起来,“活”起来。为此,在整个展厅中,设置有三个电视柜,播放福建戏曲发展的历史风貌。在“剧苑百花”展区和“木偶艺术”展区,各设一个影视立体合成景箱,利用这种新奇的梦幻般的表现形式,选取了一些莆仙戏的蹀步表演,梨园戏的旦角科介、高甲戏的丑角表演以及闽剧、芗剧的折子戏表演等富有艺术特色的舞台表演,以吸引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兴趣和关注。在“木偶艺术”展区,还特别设计了一个由电脑数码合成的提线木偶实体表演《钟馗醉酒》,生动地展现了木偶实体表演的艺术形象,大大增强了可看性和趣味性。中心舞台上采用了投影放映形式。电脑储存了大量优秀的戏曲节目,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选择所需要观赏的节目,为与观众互动和吸引观众参与创造了条件。动态的影像播映与静态的橱柜陈列有机结合,相映成辉,相得益彰。 “福建戏曲大观”特色鲜明的主题内容和创意新颖的表现形式,不仅让观众进入展厅后从整体气氛上感受戏曲艺术的文化内涵,还让观众在参观后流连忘返,有沉思
泉州人,千万别把你怀中横抱的琵琶立起来——千年古乐·泉州南音
作者: 蔡湘江  日期:2010-01-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琵琶弹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闽南地区 古乐 琵琶演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泉州方言 海内外 泉州南音 中国音乐 
描述:闽南地区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传承保留至今,并广泛流传海内外,形成辐射整个闽南、台湾地区,以及海内外闽南人聚居地的古老、鲜活、多彩的闽南文化现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2006年,泉州南音被文化部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泉州为核心区的闽南地区被确定为全国首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南音套曲,圈内人又称为“指套”或“指”,现存48大套,每套由2至7支散曲组成,包括曲词、工义谱和琵琶演奏法。套曲通常只用于演奏,较少用于歌唱。演奏时由于使用主奏乐器的不同,由洞箫主奏称为“箫指”,由嗳仔(南音唢呐)主奏则称为“嗳仔指”。除此之外,南音套曲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作为先生教授学生时的必修教材使用。南音传承历来以口传心授为圭臬,凡学员都必须首先通过先生“念嘴”严格的口口相传,然后依据“指谱”规定的弹奏法学习弹奏琵琶。 器乐曲又称为“大谱”或“谱”,现存13套,多属标题性、多段体器乐套曲。其中尤以c《四时景》《梅花操》《走马》《百鸟归巢》最为著名,合称为“四大名谱”,即南音人常说的“四梅走归”。 散曲在南音中占有最大分量,据有关部门统计应不少于3000首之多。散曲内容多取材于唐宋传奇、话本、戏曲人物故事和市井中的人情世故,所以既通俗易懂,又便于传唱,自古以来闽南地区广大听众不仅喜欢欣赏、争相传唱,而且热情参与创作,终使蔚成“词山曲海”。 南音曲调优雅、内容宏富,尤其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时至今日,海内外凡演唱南音始终保持执拍者居中,琵琶、二弦,洞箫、三弦分列左右两侧的固定演唱队形模式,保留了汉相和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古老演唱形式。每逢正规演唱,则都严格遵守先奏指套,再唱散曲,最后合奏器乐曲“煞谱”的传统规定,而自古如此,未有改变。 古老民族器乐的活体标本 南音所使用的主奏乐器包括琵琶、洞箫、二弦、三弦,称“上四管”。南音琵琶为横抱曲项琵琶,直接保留了汉魏时期琵琶演奏的遗制。《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收录四川乐山东汉崖墓琵琶演奏图、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琵琶演奏画像砖等,反映了近2000年前横弹琵琶的古老演奏传统。而出现在敦煌莫高窟的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中横抱的琵琶,则从琵琶的形制到演奏的方式都与现今南音高度一致。时至今日,流行在全国各地的琵琶几乎都演成了竖抱直项的琵琶,正是看到了这样一种严峻的现实,时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张振涛万分感慨地对着泉州疾呼: 南音洞箫古称尺八,继承了汉唐“十目九节”古制。而似如此规制的尺八,在唐宋之后中国也几近消失,反由于千年前流传到东瀛而保留在日本。日本奈良正仓院至今保留有多种唐制尺八,五孔尺八演奏今天依然在臼本流行。1983年春天,日本松竹映画株式会社大岭俊顺导演千里迢迢辗转来泉州寻找尺八之根。仅隔一年,以木村淡鹏为团长的专访团临离开泉州时深情地说:“终于找到了尺八故乡。”此后不久,日本主要从事尺八讲习传授、制作研究和交流的“竹精会”改名“泉州会”,并多次应邀来泉参加“国际南音大会唱”盛会。 南音二弦造型独特,两条弦系于轸头的位置与二胡正好相反,被认为是唐代奚琴的遗制。三弦在南音中属低音乐器,与琵琶弹奏形成阴阳互补的关系。公元八世纪《教坊记》已有教习三弦的记载。 除上述四管乐器以外,南音另一件主奏乐器拍板同样承载了悠久的历史印记。拍板为拍击乐器,击拍者居中掌控节奏。拍板起于何时难以稽考,但如前引汉相和歌丝竹相和,执节而歌,以及唐宋已盛行状况,起源之早,不言自明。早期拍板有九板、六板、五板之分,建于唐宋时期的泉州开元寺—飞天乐伎”手持拍板也有六板、五板不同,印证了泉州南音不同时期的发展轨迹。 南音习俗与自成体系的工义谱 南音拥有自己的乐神崇拜,每年举行春秋二祭。祭拜仪式庄重肃穆,披红带彩、三跪九叩,焚香献曲,礼毕而后乐止。所祀乐神郎君大仙,名孟昶,原是后蜀皇帝。据南音学者郑国权考证,孟昶及爱妃花蕊夫人精通音律,只因亡国,举族被掳入北宋汴京。靖康变后,大批原后蜀乐工跟随赵宋南外宗正司辗转迁徙泉州,怀念旧主,固守祭拜孟昶郎君习俗,延续至今,成为中国音乐史上一段佳话。 南音使用的工义谱以“义工六思一”对应传统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谱式竖排记写,从左至右依次为谱字(音符)、指骨(琵琶弹奏 法)、撩拍(拍子节奏)。原中国音乐研究所所长黄翔鹏指出:南音工义潜与全国工尺谱是“稍有略同而大有质异”。使用南音工义谱记录的传本为南音的传承与保存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当英国剑桥大学汉学家龙彼得教授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于剑桥大学图书馆和德国萨克森州立图书馆发现“明刊闽南戏曲弦管”刊本3种,共载录南音锦曲曲词250多首,现今南音曲本已知比较,基本保持四五百年前唱词原貌不变。更难能可贵的是,其中的《新刊弦管时尚摘要集》所录70首曲子竟然都标上了与现今南音曲谱一样的“框撩”谱,使得今天南音人对照现今南音谱即可进行演唱。近几年来,民间又陆续搜寻到一批清代中晚期手抄南音唱本,如《道光指谱》《咸丰文焕堂指谱》等,更是完整的工义谱曲本。正是据以此,我们才可以有把握地说,南音确实保存了上溯四五百年的唱腔从未间断。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难怪许多专家要为此而大加赞赏,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副主任田青说:“直到听到南音,我才敢下这样的断语,古老的中国音乐,真的一直流传到今天,” 南音在泉州地区扎根开花,俨然已成为泉州地区民间歌舞、戏曲艺术之母。以泉州南音为代表的泉腔音乐,深深地影响、渗透进泉州古老地方剧种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木偶戏和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舞蹈的骨髓之中。南音中还保留诸多重要的泉州宗教文化信息,如套曲“弟子坛”中的道教诸神、“普庵咒”中的“南海观音赞”等。而当著名南音学者王耀华教授以其敏锐的目光察觉“南海观音赞”中的“兜勒声”,竟然保存了与汉张謇出使西域带回中国的“摩诃兜勒”歌曲相关联的重要印记,使学术界对南音所蕴含的深刻历史文化内涵亦加引起关注。泉腔南音香飘四海 泉州南音广泛流传到厦门、漳州广大闽南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并且跟随过番出洋的华侨的足迹,传遍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越南、泰国、缅甸、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甚至遍布五大洲凡闽南人的聚居地。据不完全统计,海内外至今仍坚持开展活动的南音社团超过500多家。有学者研究全球属南音文化圈的人口竟达5000万。这些旅居海外的闽南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尤其珍爱家乡的南音,一代代传唱南音,南音已然成为游子们心中思念家乡的缕缕乡音。 南音流传海外最迟应不晚于明代,不久前有学者查阅到17世纪初英国人埃德蒙·斯考特在其著作《大爪哇记》中,提到万丹埠华人常在街边搭台,通宵“奏乐”的盛况。学者力图从各方面论证所奏音乐即南音。由是笔者联想起14年前在菲律宾马尼拉追踪一张发表于1850年英国《泰晤士报》标题为“马尼拉街头的音乐活动”的速写,画面上画的正是手持南音乐器演奏南音无疑,似可印证1603年印尼万丹街头演奏的应也就是南音。今年是菲律宾长和郎君社成立190周年,海内外南音弦友聚会马尼拉,同抒乡情,共唱乡音,其景其境,令人难忘。而其时若留意观察,即可听出所有歌者竟一律使用标准泉州方言演唱。南音之严谨,所谓“一韵不谐,若以为楚语”,也见证泉州作为南音发祥地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 古乐南音传承保护 新中国成立以后,泉州南音得到很好的继承和保护。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在当时泉州市文化部门的直接支持和组织下,泉州老城区三家最具影响的南音社——“迪风阁”“俱乐部”“升平奏”联合成立“泉州南音研究社”。60年代初即在此基础上成立有史以来首个专业音乐团体“泉州民间乐团”(即现在“泉州南音乐团”的前身),团结一大批名老艺人,吸收新生力量,致力弘扬南音传统,培养如马香缎等一批名扬海内外的杰出南音艺术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南音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不断得到社会的认识和重视,政府和民间共同掀起一轮又一轮传承弘扬南音的热潮。1981年开始,泉州连续举办9届国际南音大会唱,福建泉州、厦门、漳州、三明、香港、澳门、台湾、臼本,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亚洲国家的南音社团,以及欧、美、澳洲有关国家专家、学者、艺术家来泉参与盛会,交流技艺,共唱南音。1985年“中国南音学会”成立,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学院名誉院长赵飒任会长,中国音乐研究所所长黄翔鹏以及王今生等任副会长。此后
打城戏 明天会更好
作者: 暂无 日期:2009-12-2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打城戏 明天会更好
泉州打城戏艺人的尴尬处境
作者: 暂无 日期:2009-10-1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泉州打城戏艺人的尴尬处境
打城戏进高校课堂
作者: 暂无 日期:2009-09-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打城戏进高校课堂
洪球江 打城戏,一生不醒的梦
作者: 暂无 日期:2009-09-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洪球江 打城戏,一生不醒的梦
打城戏
作者: 暂无 日期:2009-09-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打城戏
打城戏集惊险与刺激于一身
作者: 暂无 日期:2009-09-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打城戏集惊险与刺激于一身
< 1 2 3 ... 5 6 7 8
Rss订阅